計算機精神與自由軟件:從 GNU/Linux 說起

本篇曾是題爲「計算機基礎入門指南」一文中的內容,因爲那篇文章多數內容已經過於陳舊甚至有些誤人子弟,所以決定將其刪除,但唯獨這一部分令筆者頗有感觸,遂略微修改後予以保留。本文儘量保留當年的原汁原味,因此內容略爲粗糙,但論述頗爲有趣,以此紀念。

引言

這是筆者恢復網站之後所寫的第一篇文章,由於現在對 Markdown 的掌握還並不熟練,可能還無法寫出真正漂亮的文章,但是筆者會盡力去做好,不斷地完善自己。

說這麼多其實做人做事都需要不斷完善自己,學習計算機知識也不例外。很多人從小開始接觸電腦,但可能直到現在對於計算機的奧妙也一無所知。很多朋友問我學習計算機知識應該如何入門?作爲一個剛剛窺視到一點計算機奧妙的人,筆者認爲掌握計算機精神比學習具體的技術更加重要,今天便藉「GNU/Linux 與自由之精神」抒發一下對於計算機精神的理解。

GNU/Linux 與自由之精神

筆者認爲計算機的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因爲計算機的世界中有着無限的創造力,而瞭解計算機精神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 GNU。GNU 是一個自由的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鄙人不敢保證這是每個計算機高手都用的系統,但這一定是每個高手都瞭解的系統。如今很多人稱這個系統爲 Linux,但這是不全面的,我們更應該稱之爲 GNU 或者 GNU/Linux。GNU 是一個自由軟件(Free Software)的集合,最早由自由軟件之父 Richard Stallman 先生提出(他的生平在這裏),直到如今他依然奮戰在自由軟件的最前沿。而 Linux 本身其實是一個開源的內核(Kernel),通俗地說是連接軟件與硬件的紐帶,它的出現使得各自發育的單一 GNU 項目融合成了一個整體,給自由軟件注入了新的生命。我們所說的 Linux 操作系統其實是指基於 Linux 內核的 GNU 操作系統,現在之所以大家更加熟悉 Linux 的原因筆者認爲有二:一是有些帶有商業目的的誤導性宣傳(下文有提及),二是 Linux 這個名字可能確實好聽一些吧。

筆者總是覺得,當你追求自由的時候你便是自由的,但通過和很多人探討,發現身邊很多人並不會在意自己的信息安全,甚至有些人覺得政府或者公司收集個人信息理所應當。這些多半是由於大多數人對於計算機的哲學並不瞭解,以及現代公司與企業的誤導性宣傳。舉個例子:現在世界知名的科技公司如微軟(Microsoft)、蘋果公司(Apple)這樣的企業,會向人們強調開源(Open Source)的重要性,而不去提及自由軟件(Free Software),很多人甚至沒有聽說過自由軟件(Free Software)的說法。自由軟件確實影響到了很多人的利益,而且最爲知名的自由軟件協議 GPL 的條款也確實很激進,有些條款筆者也不一定能完全認同,但這也是一種無奈下的產物,畢竟現在瞭解自由軟件的人還是太少了,而且傳播自由軟件還是存在很大阻力。個人還是比較推崇更加傳統的 MIT 協議,筆者認爲這個協議更符合自由軟件的精神,可能在未來會寫一篇關於 MIT 協議的文章。

當人們瞭解了這背後的意義後,再做出的選擇無論是選擇自由軟件(Free Software)還是選擇專有軟件(Proprietary Software)都凸顯了作爲一個有獨立之人格的人的自由意志。但我們也知道無論是從政府和公司的阻力,還是個人的接受能力來說,讓大部分人瞭解或學習這些知識是很難的,所以希望各位在未來的道路上可以去傳播並踐行這些計算機的哲學思想。具體就在這裏展開了,下列幾個網站可供大家延伸閱讀,以後筆者也會慢慢補充:

去瞭解這些內容,你一定會受益匪淺,這些網站中有很多豐富的資源靜待我們挖掘。順便一提,以上鏈接中都是英文內容,必須承認的是絕大部分計算機相關的項目也都是以英文爲主的。筆者認爲出現這種現象不單單是因爲英文在各個領域的廣泛使用,更與計算機誕生歷史息息相關。計算機爲英語國家創造,其中必然有難解難分的糾葛,計算機思維就是英語系國家思維的延伸,而如今的科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總結

以上是筆者對於計算機精神的一點拙見,希望能夠看到更多使用 GNU/Linux 的小夥伴。學習任何東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需要不斷地追尋和探索,長此以往才能有更多的感悟。筆者只是「初出茅廬」,有什麼說得不對或不全面的還望諸君指正~